也不想在景區里看著千篇一律的風景
逃脫市區的擁擠人流
去青島周邊的村鎮看看吧
簡直美成詩
快來看看吧
膠州玉皇廟村因村東供奉玉皇大帝廟而得名,遠有碧溝河、王母井、韓信道等美麗的傳說,近有“喬老縣長”組織民兵英勇抗敵的故事為后人傳頌。
是一個孕育著璀璨的地域文化和富有鮮明區域特色的村莊,同時也是山東省級旅游特色村。
膠州玉皇廟村清代時期水源充沛,建筑風格以徽派為主。
從2013年起,當地有關部門投資80萬對200戶村民房屋按照“老膠州”徽派建筑風格進行統一修復,初步形成了古樸典雅、風格獨特的鄉村生態旅游特色村貌。
地址:山東青島膠州市膠北鎮玉皇廟村
在萊西市姜山鎮最西南端,有一處至今古貌猶存的明清古村落—西三都河村。
村莊南頭有一株樹齡600多年的黑檀古樹,遠遠望去,粗大樹干上的樹冠像一柄碩大無比的巨傘,庇護著古村落的蕓蕓眾生。
古村落大街兩旁,保留著至今原汁原味的明清古民居。
現西三都河古建筑風貌猶存,共有古建筑房屋221間,以清朝中后期建筑為主,距今約220多年。
2014年,西三都河村被授予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稱號。
地址:萊西市姜山鎮西三都河村
鳳凰村
3
山東省青島市金口鎮以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飛的鳳凰,因此得名鳳凰山,山下村落亦因此而得名鳳凰村。
據鳳凰村《房氏族譜》記載,明、清時期這里曾出過七品以上官員28人、太學生46人。在“學而優則仕”的封建社會,一個沿海偏遠的小村落,居然走出了如此之多的人才,不能不說是個奇跡。
至今,這里依然保存著55余處明清代建筑,一個個古老的大木門、一條條幽深的青石小巷、一跺跺雕刻著精美圖案的照壁墻、連同在月色中流淌著的一個個動人的傳說、故事,仿佛一幅經典懷舊的老照片,吸引著無數游人紛至沓來。
地址: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市金口鎮鳳凰村
雄崖所建于1402年,是鰲山衛通轄的守御千戶所,當時稱為“雄崖守御千戶所”,簡稱“雄崖所”,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。
古城為正方形,城有四門,各門都有門樓,F在雄崖所的城墻已全部頹塌,村中的東西、南北兩條大街是當年所城的主要街道,所城的東西兩門已無跡可尋,南西兩門保留尚好。
雄崖所東臨大海,西扼群峰,因其東北之白馬島上有一赭色雄偉斷崖而得名“雄崖”。這里隔海與海陽、萊陽咫尺相望,有雞鳴三縣之美譽。
地址:雄崖所位于即墨市東北方向約45公里處,地處豐城鎮北7公里處的海濱。
青山村
5
青山村的房屋臨海依山而建,這是一處典型的依山傍海、風光旖旎的山村。
青山、村落、漁港、海洋、海島相互映襯,高低錯落,形成了一道優美的漁村風情,構成了一幅壯麗的山、海、天畫卷。
地址:位于嶗山最東南端,地處嶗山風景區核心景區太清游覽區內
畢家上流社區大概有500多年歷史,村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村民姓畢,青島信息港qingdao666.com 消息顯示 還有幾戶徐姓、姜姓、閻姓的人家。據《畢氏族譜》記載 ,明朝成化年間,畢氏二世祖“理”,由山西云中遷此建村,因村建于李村河上游處,故冠畢姓全稱“畢家上流”;又因被群山環繞,身處三河發源地,也稱“三河源”。
山村,包裹在濃得化不開的綠意中。行走,千奇百怪的瓜果懸在頭頂,在這里,能夠勾起我們對鄉村的依戀、記憶、牽掛,那山那水、那田那丘……每一樣都讓人魂牽夢繞。
這是李滄區畢家上流社區百果山森林公園的一角,在很多畢家上流村民眼里,百果山是一個望得見山、看得見水 、記得住鄉愁的地方。她,因世園會得以保留,因世園會得以揚名。 一處幾乎與世隔絕的偏僻小山溝,在大都市的氛圍里更彰顯了原始村落的質樸與珍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