蝦虎基本介紹
蝦虎,學名叫"蝦蛄",英文名Mantis Shrimp(螳螂蝦),屬于節肢動物門,甲殼動物亞門,軟甲綱,掠蝦亞綱,口足目(這個亞綱下面就一個目)。其中除全為化石種類的古蝦蛄科(Sculdidae)外,現生種分7個總科:深蝦蛄總科(Bathysquilloidea)、指蝦蛄總科(Gonodactyloidea)、蝦蛄總科(Squilloidea)、琴蝦蛄總科(Lysiosquilloidea)、紅蝦蛄總科(Erythrosquilloidea)、寬蝦蛄總科(Eurysquilloidea)和仿蝦蛄總科(Parasquilloidea)。全為海生。掠蝦類起源于中生代的侏羅紀,現存500余種,絕大多數種類生活于熱帶和亞熱帶,少數見于溫帶;中國沿海均有,最常見的品種是蝦蛄科,口蝦蛄屬的口蝦蛄(Oratosquilla oratoria),在中國各海域中均有分布。南海種類最多,已發現80余種。蝦蛄在中國的地域性叫法非常繁雜,僅在山東省境內就有爬蝦、蝦爬子、蝦婆、蝦虎、琵琶蝦等稱謂,其中"蝦虎"這一稱謂主要見于青島市及濰坊市的部分轄區內。
在青島一些地區,蝦虎有時亦指螻蛄蝦(也叫"癡巴蝦"或"海蜂子")。與其他海蝦的很大區別是,螻蛄蝦是海洋中的穴居動物,每一個螻蛄蝦有一個深達半米的洞穴,圓圓的洞穴口徑通常3到5厘米。螻蛄蝦大多在海灘做窩,每一次海潮都會露出海水幾個小時,所以螻蛄蝦是可以離開海水還能維持生命的潮間帶生物。螻蛄蝦很愛干凈,洞內容不得丁點沙子,也正是這個癖好害了它:人們用釣具把它引出洞,做成餐桌美味。螻蛄蝦的個頭略小于口蝦蛄,每斤有30頭左右,皮薄近似于一般海蝦。螻蛄蝦肉鮮,春季有黃。一般螻蛄蝦的頭不好吃,帶有些許土腥味。
蝦虎市場行情
蝦蛄(琵琶蝦/皮皮蝦)琵琶蝦在八十年代以前很少有賣的,琵琶蝦的最大特點是離水后死得快,死后即瘦,皮還特別硬。所以現在很多人都知道,買琵琶蝦是越新鮮越好。五六十年代沒有活水養殖,所以捕上來的琵琶蝦等到運到市場上賣,就剩下一張皮了,即使賣到兩三分錢一斤也沒人要。由于它肉少皮多,所以也有叫它皮皮蝦的。
但是從有了海水養殖銷售以來,琵琶蝦的價錢一路高竄,受到市民們的喜歡。不知是賣的有意,還是買的有心,不知什么時候把琵琶蝦就叫成了蝦虎。我覺得主要是那個年代琵琶蝦離開海水不易活養,沒有市場,許多人不喜歡,以前見到琵琶蝦的人就少;還有就是老青島人對蝦虎這一地域特產有感情,當年產量很高,會趕海的市民經常食之;所以后來人看到鮮活的琵琶蝦脫口就叫出蝦虎來。
蝦虎分公母
蝦虎和螃蟹一樣分公母,母蝦虎有條塊形黃褐色的籽,吃起來特別香,肉是雪白的,吃起來很鮮美。公蝦虎就沒有母蝦虎的優勢,只有肉沒有籽,相比較口感就差些了。有經驗的青島人,一眼就能區分雄雌。蛤蜊教大家一招,一秒鐘辨雌雄!雄蝦虎有三大特點:一是體大樣子雄偉;二是頭部蓋殼上下一般寬,而雌的頭寬脖子窄;三是腹部靠脖根有兩條小腿,雌的則沒有。
剝蝦虎
剝起來很不容易,弄不好還會扎破手指。蛤蜊有一個實用法子,用筷子剝蝦虎!
方法一:
1. 把尾部最外面兩個小腳擰斷,然后捏著尾部輕輕往上一折,再擰掉。
2.用根筷子從尾部貼著蝦殼插到頭附近。
3.左手把殼折開,右手按筷子,兩手同時反方向用力。
4.背部整個殼就掀開了。
方法二:
從頭部數,蝦殼的第四節開始把邊上一側的殼輕輕掀開,一手捏著頭,另一手拿著殼一掀就搞定!
怎么樣?簡單吧?趕緊分享給你愛吃海鮮的小伙伴吧!







